- 精華
- 0
- 帖子
- 867
- 經驗值
- 5675
- 注冊時間
- 2005-4-6
- 媽幣
- 44414
      
- 帖子
- 867
- 經驗值
- 5675
- 注冊時間
- 2005-4-6
-
♦♦
-
媽媽網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
-
♦♦
-
媽媽網孕育 就是好用
-
♦♦
-
廣州媽媽網 廣州媽媽網,更懂廣州媽媽
|
如題,孩子不經不覺已到了讀書的年齡,但是卻因為沒有當地戶口(外地),且買的房子又是二手,所以無法正常的就讀公立學校,只能選擇高昂的贊助費去入讀,所以請問一下,有知道大石富麗小學入學的情況嗎?或熟悉當地其他公立學校的入學情況,如費用如何?是否能介紹?謝謝各位了!
剛在另外一個論壇上看到一個貼子,感覺就是身為一個外地人的一個真實寫照,老老實實按規距辦事了,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福利,無論是在社保、養老、還是教育方面。。。。。。
(轉貼)我為什么想要第二個孩子
兩會上有人在討論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可能調整,對于這個新聞,我一點也不意外,我想,是時候調整了。我只是擔心,等國家口子開的那一天,我會不會已經錯過了生育的年齡。
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,我不希望我的女兒也如我成長中那么孤獨。
可是因為老公有一個弟弟,所以,在現行獨生子女政策下,我想再要一個寶寶的可能性幾乎為零。
首先聲明,我和老公的家庭所有成員都不是重男輕女者,我甚至希望,如果再有一個寶寶,還要是個女兒。
在70年代末,我的父母響應國家號召,只生了我一個。長大后我知道,媽媽甚至打掉了我有可能出生在1980年的弟弟.其實那個時候并不嚴格,但當時做教師的父母就是傻呼呼地認為應該做國家的好公民。
現在,我也只能生一個孩子,并且也只生了一個。
但是國家給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的良民們回報了什么?
幾十年沒有變化的,是每個月僅10元的獨生子女費。似乎僅此而已。我們的上學、就業依然昂貴如金且難如登天。
我出生在北京的女兒,現在甚至連北京的戶口都不可能有,而若干年后,在我們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學費贊助費后,她還將不得不孤單地回到老家去高考。但是,我和孩子他爸,截止到今天已經在北京這座城市勞動并納稅了7年。
從懷孕到孩子出生、看病,全部都是我們自己負擔,前天帶孩子去考家附近一個較好的幼兒園,不論的我孩子多么的優秀,人家說,面試時要帶著戶口來,這讓我對能考上幾乎不報希望。老公說,不要強求吧,看女兒和這座幼兒園有沒有緣分了。
想不通,又沒要國家養,為什么不讓生??就是這一個孩子,我們也沒有享受到任何好待遇?。?br />
本來,我是不想抱怨的。但是,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,我們自己養、我們自己出錢教育、我們自己為她買保險、我們自己為她的健康負責,這么一個沒有給國家添任何負擔和麻煩的孩子,卻不被這座城市接納。
可以說,國家的這項政策,完全靠著國民的自覺和奉獻,而良民卻沒有得到一點兒對于響應政策的回報和優惠。所以這個政策能在中國得以推行三十年,而幾乎沒有我們能感受到的獎勵,真是個奇跡。
只生一個孩子,讓父母們感到重壓,甚至這壓力比生兩個三個更大。我們盼著唯一個孩子一定要有出息,我們盼著她不要有一點點閃失。
不像我姥姥,前四個孩子被wg耽誤了學業,但最小的女兒考上了大學還可以給她些欣慰。
看著女兒孤單地健康成長,心里有一種對家庭未來可能承受風險的擔憂。我生怕她出哪怕一點點差錯,我不知道,如果在她成長中的哪一天,命運之神不再眷顧我們,萬一她受了傷或者我失去了她,我還有什么活著的意義,而如果那時我已經超過40歲,基本已經沒有補救的希望。而這樣的例子,在現在的中國處處都是,那些絕望地渡過風燭殘年的父母親們,他們該多恨這樣的政策啊!
現在得白血病的孩子很多,有資料說,一對夫婦如果生四個孩子,孩子之間能配型的成功率就是100%了。但是,我現在只能對我媽開玩笑說,你要是病了,準能配上型,因為你有四個兄弟姐妹,我和我女兒要是病了,只能干瞪眼了。
如果我再生一個孩子,現在女兒穿過用過的一些衣物玩具圖書仍可重復使用,但是,獨生子女政策讓我只能白白浪費一些已有的資源。每個媽媽都是新手媽媽,有了經驗卻沒有再武之地!嚴重的資源浪費!
我的孩子沒有親舅舅,沒有姨姨,沒有姑姑,只有一個叔叔,而表舅姨姑也呈金字塔的結構驟然減少。我所有的姑舅姨叔都響應國家號召生了一個孩子,我有幾個表弟妹,但我的女兒連表表弟妹都沒幾個了。我不知道,再這樣過若干年,是不是舅舅姑姑這些詞匯可以從我們國家的字典里抹去了!
從小我就羨慕同學家一家四口的熱熱鬧鬧,總覺得三口之家一下子就冷清許多,現在我爺爺奶奶都過世了,我越發覺得家里怎么總是人那么少,那么冷清!
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,在未來的中國社會中將比比皆是。真不知道,再過若干年,當他們父母都離開了人世,這一代人的心靈該受到樣的沖擊?因為,除了父母,他們再沒血緣有親人了,如果他們也只有一個子女。。。未來真不可想像!
多想,在我們離開這個人間之后,還能給孩子留下一個親人,兩人相依相伴,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禮物嗎?
姥爺當年生病的時候,媽媽身在大西北,有工作不能及時回去照顧,姥爺身邊有四個兒女,大家都累得夠嗆。我不能想象,將來我父母如果病了,我怎么辦?我是一定想盡孝的,但是父母就我一個孩子,還要工作,不是要瘋了么?
如果真想繼續推行獨生子女政策,國家應該為只生一個孩子的夫婦養老!
一個孩子的心靈成長、人格塑造的影響就不必說了。現在我和老公一到休息日,總是絞盡腦汁給孩子找玩伴,雖然我們也陪她玩,可到底跟孩子間的交流不一樣。沒有孩子的人感受不到這一點。
我深深無法理解的是,我們不能再生,因為生了上不了戶口、要罰款、要丟工作。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可以背的抱的走在大街上,好幾個孩子?我不知道那些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?為什么我就不能再生呢?
富人,拿錢開路,窮人,債多了不愁,越窮越生,越生越窮。我不想生很多,我只想再要一個,無論性別。
可是,唯獨我們這些苦苦守護著國家政策的普通人,只能生一個,生少了不獎勵,生多了要處罰?。。ê徒洕m用房以及限價房政策一樣,最吃虧的就是中間這一撥人)我不知道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怎么執行的?是只對良民有效嗎?這是何等的不公平!
生孩子應該是人的基本權力,是人生存繁衍的本能和天性,要不怎么那些名人,或政策管不了的為選擇性別而生人們,無論窮富,一有機會,一有空子,就要生二生三呢?只有有過孩子的人,才能知道有孩子家庭的樂趣,才能理解中國人所說的天倫之樂。
看著那些明星們富人們、那些打破腦袋去香港加拿大生孩子的人們,看著那些拖家帶口做小生意或者打工的農民工游擊隊,也和家人曾開玩笑說過,咱豁出去了,我們也去國外生,為了家庭以后的繁榮興盛,全家總動員,或者再動動腦子,咱肯定生得起,咱也能鉆空子。。。。
但是,從我內心而言,不想動那個歪腦子。我們還是想,要生,就要光明正大、合理合法,我們只想再生一個受國家保護的、合法的孩子,讓我女兒感受到兄弟姐妹之愛,感受一個家庭的完整。就那么難嗎?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