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設情境,培養學生識字興趣
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學習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?學習也可以在快樂中進行。而且,在快樂中進行的學習會讓孩子學得更好。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,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
巧克力,孩子如何能不喜歡;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,孩子又如何能喜歡?”因此,在識字教學之前,教師要琢磨如何調動孩子的識字興趣。如果小學生對識字產生了興趣,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。這時,學習就是一種快樂,一種享受。讓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,
游戲無疑是最好的方式,教師要為學生識字創設各種游戲方式,創設相應的情境。把帶有懸念的游戲引入課堂,課堂就能成為學生識字的樂園。例如:
1. 編順口溜。比如:見到“鮮”,就可以用“桌上有魚又有羊,味兒真鮮美”來識記。
2. 說反義詞。學生準備好生字卡片,老師說“真”,學生邊說“假”邊舉卡片。
3.
問答對唱。把學生分成兩隊,老師唱:“什么字,豎心旁,誰猜對了誰就走。”唱完,學生就接著唱“慌字是個豎心旁,我猜對了我就走”。老師給猜對的同學記分。
4. 猜字謎記字形。在識字教學中,原原本本地把字擺出來,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趣,而采用猜字謎游戲就不一樣了。老師可以先給出謎面,讓學生嘗試寫出字形,也可以和學生一道兒編字謎。例如:日下一橫長,里字下邊藏(量)。
在
識字游戲中,學生會從中感受到識字帶來的快樂,使“苦學”變成了“樂學”。在游戲中,通過調動學生眼、耳、手、嘴等多種感官,提高識字效率,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,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,讀準字音,記牢字形。快樂寫在孩子的臉上,教室里不再嚴肅、沉悶,而是充滿了歡聲笑語。
興趣是一種帶有趨向性的
心理特征,學生一旦對識字有了濃厚的興趣,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,在學到了一定的
識字方法以后,不僅課內注意識字,課外也會積極識字。
在興趣培養過程中,首先要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、好唱好跳、思維活躍和容易興奮的年齡特征,設計相應的游戲規則,這樣才能既讓孩子享受識字的快樂,又能保持正常的教學秩序;其次,要采用鼓勵、表揚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,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學習中,提高識字效率;再則,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短,一節課中的識字游戲反復采用多次,學生就會失去新鮮感。教師在“玩”的過程中,要時刻注意引導點撥,適時把握節奏,確保學生在“玩”后有所得、有所悟。